离婚协议不合理怎样调整共同财产分割?

泰安法律咨询 28
点此咨询:153-7620-8993

根据离婚协议不合理如何调整共同财产分割?

本文由一名中国小编,根据核心」所撰写,是一篇适合国内网民阅读的长篇文章。

一、未经我同意,对方私自转移共同财产,我该怎么办?

当婚姻走到尽头,面对离婚协议的约定,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合理条款,尤其是涉及共同财产分割不合理的情况,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遇到对方私自转移共同财产的情况,以下步骤可以帮助你维权:

1、收集证据,证明共同财产存在转移行为:

调取银行流水、转账记录,证明对方存在转移财产的资金往来。

搜集聊天记录、短信等,佐证对方承认转移财产的言论。

咨询律师,获取专业意见和证据保全建议。

2、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共有财产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转移共同财产的行为属于损害另一方权益的违法行为。

提交收集到的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分割共有财产。

3、依法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若存在转移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被挥霍、贬值的风险,可以向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冻结对方转移财产的账户或变卖共有财产的行为。

4、请律师代理维权,维护合法权益:

离婚案件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专业律师的帮助可以更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熟悉法律法规,能够提供专业指导,协助收集证据、撰写诉状,提高维权胜诉率。

案例参考:

小丽和小张结婚多年,婚后共同购买了一套房产,房产证上登记在小张名下。但在离婚时,小张却将房产私自过户给了自己的母亲。小丽发现后,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了相关银行流水记录和聊天记录。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小张的行为属于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判决房产由小丽和小张共同共有,并分割相应价值。

二、离婚协议约定不合理,我是否可以要求重新分割共同财产?

离婚协议虽然是夫妻双方自由协商的结果,但如果存在不合理条款,侵犯一方合法权益,一方是可以要求重新分割共同财产的。

符合以下情形,可以申请重新分割共同财产:

离婚协议中约定显失公平,损害一方利益。

离婚协议订立时一方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

离婚协议订立后,一方因重大疾病等原因丧失或丧失劳动能力。

一方婚前隐瞒个人财产,导致离婚时未能正确分割。

婚姻关系续存期间,一方获得巨额财产且离婚协议未考虑该财产因素。

重新分割共同财产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763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重新分割共同财产的程序:

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证据。

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对是否重新分割共同财产作出判决。

案例参考:

小美和小强因感情破裂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房产归小强所有,小美仅获得一辆汽车。婚后小美一直照顾家庭和孩子,很少工作。离婚后,小美失业在家,既无收入来源又无住所。于是,小美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重新分割共同财产。法院考虑小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家庭的贡献,以及目前的经济状况,判决将房产的一半份额判给小美。

三、婚前财产在离婚时如何分割?

对于婚前财产,离婚时原则上不予分割。但如果婚前财产在结婚后被夫妻共同使用、经营或增值,则可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按份额分割。

婚前财产在离婚时的处理方式:

明确约定婚前财产归属:夫妻可在婚前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对婚前财产的归属做出约定。

婚前财产证据充分:一方主张婚前财产的,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否则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增值部分合理分割:婚前财产在婚后增值的部分,一般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婚前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63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一方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案例参考:

小明和小霞结婚前,小明拥有自己的一套房产。婚后,两人共同居住在该房产内,并一起偿还房贷。离婚时,小霞要求分割房产,理由是房产在婚后有所增值。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房产为小明婚前财产,虽然婚后有所增值,但增值部分并不大。判决房产归小明所有。

四、共同债务在离婚时如何清偿?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称为夫妻共同债务。在离婚时,共同债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清偿。

夫妻共同债务清偿的方式:

协议清偿: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共同债务的清偿方式,比如按比例共同偿还或由一方单独偿还。

法院判决清偿:若夫妻不能达成一致,可以由法院根据债务性质、双方的经济情况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判决确定共同债务的清偿责任。

离婚后共同债务的处理:

判决离婚后一方独自偿还:如果法院判决离婚后由一方独自偿还共同债务,另一方应配合提供必要协助,如提供个人信息、出具证明等。

对共同债务不知情:如果一方在离婚前并不知晓共同债务,则对该债务不承担清偿责任。

婚后一方恶意欠债:如果一方在离婚后恶意欠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免除自己对该债务的清偿责任。

案例参考:

小丽和小强离婚后,小丽发现有一笔共同债务,但她在婚姻期间并不知情。小丽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免除自己对该债务的清偿责任。法院经查明后认为,该债务是小强在婚后恶意欠下的,小丽毫不知情,于是判决小丽不承担该债务的清偿责任。

五、离婚时如何分割家庭共同财产?

家庭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共同生活时所拥有的财产,一般包括夫妻双方的收入、存款、股票、基金等。

家庭共同财产分割的方式:

协议分割: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确定家庭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

法院判决分割: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可以由法院根据以下原则分割共同财产:

1. 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

2. 照顾无过错方的利益

3. 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

4. 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

家庭共同财产分割中的常见

一方长期无收入: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长期无收入,在分割家庭共同财产时,法院会酌情多分无收入的一方。

一方婚内出轨: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出轨,法院在分割家庭共同财产时,可能会多分无过错的一方。

一方婚内赌博: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赌博,所输掉的钱财一般不会被认定为家庭共同财产,另一方无需承担这部分债务。

案例参考:

小兰和小张离婚,婚内小兰一直照顾孩子,没有收入。小张则在外工作,收入较高。离婚时,小兰要求分割家庭共同财产时多分一些。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兰作为无收入的一方,在婚姻期间对家庭付出了较多的精力,于是判决将家庭共同财产的60%判给小兰。

对于离婚财产分割,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TAG